本学期开学以来,保卫部(武装部)燕岭校区消防交通科紧扣“安全无死角、服务暖人心”工作目标,聚焦考试护航、消防治理、师生服务、特殊群体管理、应急建设五大核心领域,依托“预案先行、排查闭环、协同联动”工作模式,将安全管理与服务育人深度融合,累计完成重大考试安保3次、安全隐患整改20余项、师生求助响应5余起,以扎实行动为全校师生构建起“放心、安心、暖心”的校园环境。
一、精密部署重大考试安保,守护公平育人环境
作为天河区重要考点之一,燕岭校区消防交通科始终以“零差错、零疏漏”为标准,为各类国家级、省级考试提供全流程安保保障,切实维护考试公平与校园秩序。
教资笔试专项护航:在2025年下半年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笔试期间,消防交通科提前1周召开专题部署会,结合历年考情研判考点周边人流管控、试卷流转、防作弊等关键风险点,制定 “分区域值守、全流程监控”方案。考试当天,安保人员清晨6点到岗,在考点入口设置 “考生通道 + 工作人员通道”,逐人核验准考证与身份证件,同步清理周边乱停车辆30余辆,动态巡逻频次提升至每15分钟1次,实时联动监考组处置突发情况,最终保障两批次、近千名考生顺利完成考试,实现“零作弊、零混乱”目标。

图:保卫部(武装部)陈静浪部长(右)巡查燕岭校区教资考试笔试考场
一级建造师考试专业保障:2025年度一级建造师职业资格考试,结合“考生年龄跨度大、考务物资多”特点,提前划定考务车辆专用停放区,安排4名专人负责物资装卸引导;在考场楼层设置“警戒线+提示牌”,禁止无关人员靠近;考试期间安排专人值守试卷收发通道,全程监督试卷领取、回收流程,确保考务工作规范有序,获得属地考试中心工作人员“专业、高效”的专业认可与好评。
二、构建消防安全治理闭环,夯实校园安全底座
燕岭校区消防交通科始终秉持“防患于未然”的核心原则,构建起“日常排查精准化、专项整治系统化、应急演练实战化”的三维管理模式。通过全方位、无死角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将管控触角延伸至校园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个角落,切实达成“隐患早发现、问题早解决”的工作目标,为校园消防安全筑牢坚实防线。
日常排查与专业核验双管齐下:联合天河区燕塘消防站开展月度消防例行检查,重点核查消控室持证上岗情况、32处室外消火栓水压测试(全部达标)、教学楼与宿舍疏散通道畅通度。对检查发现的2处消防指示灯故障当场标记,联动后勤部门24小时内完成更换;完成图书馆消防设施升级验收。

图:图书馆消防设施升级验收
重点区域专项整治精准发力:为切实加强学生宿舍消防安全管理,将宿舍隐患排查工作列为每日重点任务,以严谨、细致的态度开展全面检查。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60余间宿舍的消防安全排查工作,确保及时发现并消除潜在消防隐患。
特殊场景应急处置高效响应:在国庆与中秋双节来临前夕,考虑到节日期间校园人员流动量显著减少,而各类安全风险却相对集中凸显的实际情况,为有效提升校园应对电动自行车充电桩突发火灾事故的能力,切实保障节日期间校园消防安全,精心组织并开展了电动自行车充电桩消防演练活动。联合后勤部、物业公司清理车棚顶部堆积的落叶、树枝等易燃物50余公斤;台风来临前,重点排查行政楼、住户区高空隐患,在地下车库出入口放置挡水板6块、沙袋30袋,预防雨水倒灌;假期期间值班人员对校园设施进行日常巡查时发现体育馆水泵房设备故障后,立即联系维修单位,于10月8日完成控制柜更换;摘除校园内树梢大号蚂蜂窝1个、楼宇内小型蚂蜂窝13个,有效消除了因蚊虫叮咬和蜂巢坠落可能引发的安全风险,为校园安全稳定提供了坚实保障。
三、聚焦师生急难愁盼,以暖心服务践行育人使命
燕岭校区消防交通科始终秉持“以师生需求为工作导向”的理念,将满足师生实际需求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在服务实践中,该科室聚焦紧急求助的及时响应、失物招领的精准高效、安全科普的全面深入三个关键维度,精心打造并持续优化服务流程,致力于为师生提供兼具人文温度与执行效率的优质服务。凭借出色的工作表现,该科室近期累计收获师生书面感谢3次、口头称赞20余次,赢得了广大师生的高度认可与信赖。
紧急求助快速响应:10月12日晚,继教学院陈老师因钥匙遗失无法进入办公室,拨打校园安保热线后,保安人员携带应急开门工具5分钟内到场,规范操作打开房门,全程做好登记记录;9月30日,国际教育学院一名学生在宿舍意外受伤,安保人员接报后1分钟内抵达现场,设置警戒区域避免围观,引导救护车精准停靠宿舍楼下,协助医护人员转运学生,后续配合学院做好善后工作,获国际教育学院书面致谢;学生手机掉入校园排水沟后,消防交通科第一时间联系属地消防站,协调消防员携带专业工具到场,历时30分钟成功打捞手机,学生当场对安保人员与消防员表示感谢。

图:感谢信
失物招领细致周全:教工林老师遗失贵重物品后,保卫干部立即调取林老师活动区域的监控录像,安排2名专人逐帧核查,最终锁定物品遗落位置并找回;马院老师在会议现场外遗失汽车钥匙,保安人员捡到后立即联动会议组织方快速联系失主15分钟内完成归还;一名学生在自修室遗失物品,根据学生提供的时间线索,调取自修室监控发现涉事人员,主动对接其所属学院,协助开展诚信教育,督促涉事学生返还物品,保障失主合法权益。
四、精准施策国际生管理,构建协同联动安全网络
为切实保障国际生在校期间的人身安全,燕岭校区消防交通科充分发挥协调联动作用,积极与属地派出所、二级学院建立紧密的“信息互通”机制。通过定期沟通、数据共享、协同研判等方式,及时掌握国际生的动态信息,形成校园安全管理的强大合力,为国际生营造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
国际生信息精准核查:配合属地派出所开展国际生“三查三问”实名登记工作,聚焦 “签证居留许可有效性、住宿地址真实性、在校就读状态合规性”三大核心,逐人核对国际生的护照、签证、住宿证明等材料,更新国际生信息台账;通过“一对一沟通”“班级群通知” 等方式,收集国际生生活需求15条,同步反馈至后勤、国际教育学院等部门,推动问题闭环解决,确保国际生的合理诉求得到妥善处理。
图:配合属地派出所开展国际生“三查三问”实名登记工作
国际生失联应急处置:在接到派出所紧急发来的关于一名留学生失联的通知后,消防交通科迅速响应,第一时间启动了“涉外人员失联应急预案”。他们立即与该留学生所属的学院取得联系,共同组建了专项排查小组。排查小组充分利用校园监控系统,对该留学生的行动轨迹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追踪。经过一番紧张有序的排查,最终发现该生其实一直安全地待在宿舍内,只是因未及时查看手机信息而造成了失联的误会。确认学生安全后,第一时间向派出所反馈情况,协助学院对学生开展“保持通讯畅通”的提醒教育,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针对国际生晚归问题),协助国际教育学院制定“晚归登记制度”,安排安保人员在宿舍楼下登记晚归学生信息,每周汇总反馈至学院,强化日常管理。
五、强化应急能力与队伍建设,提升安全管理专业水平
燕岭校区消防交通科秉持“实战化引领、专业化筑基”的理念,依托常态化培训机制、高频次应急演练以及系统性制度完善举措,全方位、深层次提升安保队伍的应急处置效能与服务品质。
常态化培训夯实基础:开展安保业务培训,内容覆盖校园核心业务流程,巡逻路线优化、重点区域、应急处置规范(如人员冲突调解、火情初期处置、外来人员闯入应对)、基础防护技能(如灭火器使用、防暴盾牌操作);强化服务意识培训,通过“情景模拟”方式,练习与师生沟通的礼仪规范(如文明用语、耐心解答咨询),开展“微笑服务,文明执勤”,明确“安全第一、服务育人”工作理念,提升师生对安保工作的认可度。

图:消防应急演练
应急演练检验实战能力:落实“最小应急单元拉动”机制,模拟“校园暴力袭击”“突发火灾”场景,要求应急单元成员3分钟内完成集结,熟悉器材取用、现场控制、人员疏散流程,确保熟练掌握应急处置要点;开展防冲撞功能日常测试,每周对校门、主干道等重点区域的防冲撞设施(如隔离墩、防撞柱)进行功能测试,记录设备运行状态,更新测试台账;常态化开展消防应急拉动,模拟“教学楼火情报警”场景,练习安保人员与微型消防站的协同配合,提升火情响应速度与处置效率。
制度完善与外部联动:吸取华南理工大学校园交通事故教训,全面检查校内限速标识牌、减速带;参加街道办组织的安全防范工作会议,落实国庆中秋期间安全排查、隐患整改、应急联动的工作要求,结合校区实际制定“节假日安保方案”。
下一步,燕岭校区消防交通科将紧扣“安全管理精细化、服务育人常态化”的核心目标,重点从三方面发力:一是严格落实校园进出口分级管控机制,强化人员车辆出入动态管理;二是构建“网格化+智能化”日常巡查体系,通过定点巡查与科技监控相结合提升隐患发现效率;三是开展消防安全“全覆盖、无死角”专项整治行动,建立隐患台账实行销号管理。以更严密的防控网络、更高效的服务响应,筑牢校园安全屏障,为教育教学工作平稳有序开展提供强有力的安全支撑。
【保卫部(武装部):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