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引领并助力广大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锤炼意志、增长才干、贡献力量,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文化润心实践队奔赴廉江市青平镇,以一场为期5天的夏令营为载体,将“文化润心”的理念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成长陪伴。

(关爱儿童夏令营(第三期)开营仪式现场)
7月10日上午9时30分,开营仪式在青平镇青平社区举行。青平镇人民政府副镇长潘传泽及相关领导莅临现场,与社区儿童共同见证这一时刻。镇领导在致辞中肯定了实践队为社区孩子们带来的关怀与陪伴,鼓励孩子们珍惜机会、积极参与;实践队指导老师张瑜表示将以“文化润心”为宗旨,用生动的课程和温暖的陪伴为孩子们的假期添彩。

(文化润心实践队与社区领导、社工合影)
社交情感课上,“守护友谊之花”的故事让孩子们读懂相处之道,“好好说话”的口诀让沟通变得简单;青春健康教育课上,“会跑、会喊、会编、会记、会报告”的自我保护口诀,给孩子穿上了隐形铠甲;文化认同课上,绕口令与儿歌里的普通话韵律,悄悄播下文化自信的种子。这些课程从不生硬说教,而是以孩子能接受的方式,把成长需要的养分融入日常——这正是“润心”的智慧:不急于灌输,而注重渗透。
如果说课程是“润物细无声”的滋养,那么素质拓展与美育浸润就是以美育人的延伸。击鼓传花的欢笑里,藏着打破陌生的默契;“心有千千结”的协作中,生长出团结的力量;扭扭棒戏帽制作时,传统美学在指尖流转;曼陀罗绘画的色彩里,情绪有了表达的出口。这些时刻,孩子们不仅在玩,更在体验中学会协作、感受文化、认识自我。当《紫荆花盛开》的歌声响起,手势舞的律动里,家国情怀不再是抽象的词语,而成为可以触摸的情感共鸣。
期间,实践队师生还联合湛江市民政局社会工作督导办公室督导张伟杰、青平镇“双百”社工黄海凤等,走进青平社区的民生兜底服务家庭开展入户调研。社工对每户家庭的结构、健康状况、政策享受情况等了如指掌,这是“广东兜底民生服务社会工作双百工程”驻点、扎根、入网、守土要求的生动实践。队员们在走访中倾听家庭故事,结合专业知识传递儿童心理健康关注,直观感受到基层工作的温度深藏在对每个困难家庭的精准画像里,国家对弱势群体的关怀体现在从物质帮扶到心理疏导的全链条守护中。
夏令营结营仪式上,潘传泽副镇长对本次活动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肯定,向文化润心实践队的师生们表达了感谢。他提到活动不仅达成了预期目标,更在过程中展现出丰富的创意与扎实的执行力。实践队为孩子们送上文具、益智玩具等礼物,孩子们的雀跃与队员们的欣慰相映成趣。
此次为期5天的夏令营共开设课程8门,拓展活动7项,服务当地青少年儿童近500人次。活动紧扣“双百行动”任务要求,一方面聚焦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帮扶,以趣味课堂为载体传递心理知识;另一方面依托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工作站,将心理教育场景与语言文字工作深度融合,推动相关任务落地。这既是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与廉江市落实“百校联百县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行动”的实践探索,也让校地结对共建在基层服务中切实见效,生动诠释了“双百行动”校地协同、赋能发展的美好愿景。
正如青平镇青平社区党总支书记谭权棠所说:“结营不是结束,而是‘润心’的延续”。愿这份校地同心的温暖,能陪伴孩子们在成长的路上更勇敢、更快乐。
(图文: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文化润心实践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