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是广东省人民政府2001年12月批准设立的省属副厅级建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最早可追溯至1956年5月。学校前身是广东外国语师范学校和广东艺术师范学校。2021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广东省民政职业技术学校、广东省对外贸易职业技术学校和广东省贸易职业技术学校通过集团办学并入广外艺。
学校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区域重大产业需求,持续提升对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和广东现代产业体系的服务能力,形成民生、文旅、商贸综合性办学格局;基于宽口径专业底座,“外、艺、幼、焙、老”等多专业体系既融通发展,又相互独立,形成通专结合的人才培养突出优势。学校开办53个招生专业,其中国家级骨干专业3个,省级示范、重点、品牌、中央财政支持专业14个,教师教育类省级示范专业数居广东省第一,是全国首批职业院校养老服务类示范专业点。
学校共设置13个管理机构,服务师生日常教育教学顺利开展。
学校秉承“学贯中西、德艺双馨”校训,全面实施党建引领铸魂工程、产教融合提升工程、五金建设工程、数字化再造工程、国际化转型突破工程“五大工程”,落实好育人及办学模式改革,学生在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竞技平台大放异彩,获得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争夺赛4项(金奖2项)、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国奖12项(一等奖4项)、“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国奖34项(一等奖6项),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国奖9项(一等奖2项)、“互联网+”“挑战杯”等创新创业比赛国奖2项。
学校紧贴市场办学,每年招生时将依据实际情况对专业进行适当调整;毕业生就业质量高,平均就业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毕业生创新能力满足度高于全国高职平均水平。
学校服务国家“一老一小”高品质民生和文化强国战略,依托“四大平台”——广东省学前教育师资培训中心(全省唯一)、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全省高职唯一)、广东省华美烘焙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广东省语言文字培训测试工作办公室,打造了学前教育师资培训、基础教育师资培训、烘焙师资培训、语言文字培训测试“四大品牌”。
为加强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艺术创作生产引导,推动表演艺术高水平专业群高质量发展,8月14-15日,我校音乐舞蹈学院与汕头市文化发展中心在广东潮剧院成功举行“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与汕头市文化发展中心校外实训基地揭牌仪式暨首届“文菁计划”表演人才(汕头)研修班”。
学校党委副书记黄泽瑜带领音乐舞蹈学院院长陈路芳、副院长王琼旎等出席了揭牌仪式。陈路芳与汕头市文化发展中心党委书记、主任黄奕瑄共同签订了表演艺术专业群校外实训基地合作协议,汕头市委宣传部二级调研员刘雨声、黄泽瑜、黄奕瑄、陈路芳共同为“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表演艺术专业群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揭牌,仪式由汕头市文化艺术学校校长张鹰主持。
图:签约、挂牌仪式
在随后两天的培训中,我校音乐舞蹈学院陈路芳、李贞、王琼旎分别为研修班学员们带来了《承文化根脉舞民族正声——原创舞蹈诗<黄埔长歌>的创排与思考》《弦歌雅意含商咀徵——歌唱中“声”与“情”的交融》《数字音乐技术赋能民族音乐传承与创新的探索及实践》三场专题讲座,廖予宁、夏志恒、吴勇健、郭轩及音乐舞蹈学院部分在汕学生,则携原创乐舞《不鼓自鸣乐》、双人舞《月下黄木湾》、独唱《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新民乐《知否知否》等节目,与研修班学员们同台献演,切磋技艺,在成果展示演出中相互交流学习,进一步提升表演水准。
图:研修班现场
本次“首届‘文菁计划’表演人才(汕头)研修班”的学员对象包括汕头市文化发展中心、广东潮剧院、汕头文化艺术学校、汕头画院、汕头市文化集团在职人员共40人,教学模块包含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现场教学,旨在提升学员的理论功底、技能艺能,促进相互学习、各取所长、共同提高,培养理论功底深厚、创作能力过硬、艺术视野宽阔的优秀表演人才,助力汕头文化事业薪火相传、守正创新,为打造粤东戏曲人才高地奠定坚实基础。
图:研修班合影
我校音乐舞蹈学院与汕头文化发展中心合作共建表演艺术专业群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合作举办“文菁计划”表演人才(汕头)研修班”是实现优势互补,达到“双赢”的合作。在未来的合作中,双方将继续携手共进,砥砺前行,共创具有影响力的项目品牌,共谋“实践基地+非遗传承+数字技术”的新发展,共建岭南文化传承与创新实践平台,共筑汕头文化发展中心与我校表演艺术专业群产教融合的新高地。
(音乐舞蹈学院:文图)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