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学校要闻

近日,暑假已至,假期孩子去哪儿成为教职工面临难题。在燕岭校区,“育见美好,托举未来”暑期公益托管班应需开班了,为孩子们提供贴心的照看服务和丰富的兴趣课程,解决了教职工后顾之忧。此举正是学校坚持开门教育,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的实事清单之一。

图:学校举办暑期教职工子女托管班

今年以来,学校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紧扣“为师生办实事”工作主线,联学共建深调研、下沉一线听诉求、接办即办解难题,通过一系列“开门教育”举措,畅通师生沟通渠道,主动作为办民生实事,推动学习教育见实效。

联学共建,搭起党群“连心桥”

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落实“四下基层”要求,深入各校区课堂、实训室、食堂、学生宿舍等,开展深度调研30余次。从专业规划到教师发展,从课堂学习到生活服务,现场办公,集体施策,为基层排忧解难。

图:学校领导带队在民政服务与管理学院现场办公

学校党委召开党员代表、党外人士代表座谈会2场,“师生面对面”座谈会4场,征集师生意见建议46条,把属于作风问题的纳入清单台账一同推进整改落实,属于业务问题的及时回应解决。学校在各校区设置了意见信箱,公布联系电话和电子邮件,受理师生反映学习教育工作情况和作风建设相关问题。各基层党组织向党员、群众通报本单位学习教育各项工作完成情况,主动接受监督,让党员、群众看到改了什么、改得怎么样,以实际进展回应师生关切。

为深化全员育人,校领导、党员干部带头与学生宿舍“结对子”,一次次的走访、座谈,拉近了师生间的情感距离,畅通了沟通渠道。目前已有525位教职工与学生宿舍“结对子”,成为学生成长的“知心人”和“引路人”,“思想引领+生活帮扶+成长陪伴”服务体系让育人温度可感可及。

点单认领,解决师生“身边事”

学校党委将解决师生实际困难作为检验作风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学习教育期间,选树74个“党员示范岗”,完善“群众点单-支部派单-党员接单”工作模式,解决了一批师生急难愁盼问题。

对于师生反映的花都校区“出行难”问题,学校划拨专项经费,组织与花都区公交集团多次协商,推出“校园直通车”服务。食品工程学院党总支开展多场“试乘体验日”活动,开发“食工出行”预约小程序,实现“错峰预约+动态增班”,不断完善线路规划、站点设置、运营时间。“校园直通车”服务新增“地铁接驳专线”,周末加密班次至每小时1班。周五增开“实践专线”,周日加设“返校专车”。半年来,师生通勤时间缩短40%,出行成本降低60%,84%学生优先选择校园直通车出行。“小切口”撬动“大变化”,师生出行满意度和安全性显著提升。

图:校园直通车开行

针对“教职工跨校区办事难”问题,财务部、人力资源部、数字化建设中心等推出“艺小财”等校园智能体,新上线人事薪酬、校内兼课等19项线上服务流程,为教工咨询办事提供便利。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反映问题,学生工作部修订勤工助学管理办法,增加临时性和奖励性勤工助学岗位,设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代表联络员”机制。学校工会、相关二级学院发挥专业优势,组织开展暑期托管班,解决假期儿童看护难。学前教育学院开设非遗手工、科学实验等课程,基础教育学院设计戏剧表演、绘本阅读等特色内容,深受儿童和家长好评,惠及60余个家庭。

下沉一线,打通服务“快车道”

学习教育期间,五山、燕岭、龙洞“一站式”学生社区功能型党支部先后挂牌,“青志引航先锋服务站”“易途直聘工作室”等相继落户学生社区,党建引领、社区服务同向同行。依托“一站式”学生社区,整合党建、就业等10余项服务功能,打造“红色网格”治理体系,让服务触手可及,切实将“问题清单”转化为“满意答卷”。如燕岭“一站式”学生社区组织的师生现场咨询会,各部门联合对学生关注的升学就业、后勤服务、图书借阅、心理咨询等问题现场答疑。

图:燕岭“一站式”学生社区现场咨询会

学校常态化开展“师生面对面”活动,打破部门办事壁垒,打通服务“快车道”。通过立体化的学生诉求收集网络,确保学生心声 “上得来”,创设联席会议督办机制,推动解决办法“下得去”。学生提出的校园环境治理、学习生活硬软件优化等意见,部门、学院协同施策,做到“件件有回应、事事有着落”。民政服务与管理学院设立书记院长接待日,演艺学院定期举办“围炉煮茶,共话成长”茶话会,下沉一线聆听心声,增强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

当前,学校正以学习教育为契机,持续用好开门教育,切实以作风之变提治理之效,以惠民之实聚发展之力,全面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学习宣传组:文,相关部门、单位供图)

上一篇:学校举行梁明诚大师雕塑作品《钢琴》制作启动仪式

下一篇:敢为人先谋发展 一往无前谱新篇——学校2025年领导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第一期)顺利举办

关闭